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炭精画
12月09日

《福州日报》:老林的黑白世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福州日报讯(记者 曾艳
  画了一辈子的人像画,眼看着这门老手艺要失传了,71岁的林瑞富怎么也想不到,临了,居然有小徒弟慕名而来拜师学画。
  年轻人迷上了老手艺
  小徒弟叫李宇欣,今年14岁,是福州二十中的学生。一直对画画很有兴趣的她在姑妈的介绍下,找到林瑞富的画摊,想跟他学画人像。问她为什么不去外面众多的美术培训班学习,她笑笑说:“老师画得很好,跟他学也一样啊。”
  李宇欣是见识过林瑞富的画功的。十余只毛笔,一张一寸照片,一个放大镜,磨上两三天,一张栩栩如生的人像画就画好了。虽然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光影的变幻、明暗的处理,无不老到。细细看去,一根头发、一条皱纹、一个老人斑都跟照片上分毫不差。李宇欣最喜欢的是老林的那些大幅伟人画像。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一个个就像活了一般,伟人的神韵、气度,都被一一把握,刻画得精妙。
  这些更是勾起了李宇欣的兴趣,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都去画摊跟老师学习,不分周末,风雨无阻。有时,周围人声嘈杂,安静的李宇欣也能不为所动,安心画自己的;小伙伴约她一起出去玩,李宇欣每次都拒绝,她知道,要想学好,就要心无旁骛。
  一个多月下来,李宇欣画的人像画也像模像样,有几分神韵了。
  与炭精画一同起起伏伏
  林瑞富的这些人像画叫炭精画,以炭精粉绘画,重在写实,富有立体感,可以达到和照片相媲美的效果。因为碳精性状稳定、附着力强,画出来的人像细腻逼真,易于保存,永不变色。
  在照相技术普及之前,拍照是件奢侈的事,炭精画是常见的古老民间艺术。谁家有老人去世,都要请画像师给老人画一张炭精画遗像,以作永久纪念。林瑞富就是在那个年代迷上了炭精画。
  林瑞富生在闽侯尚干的农家,从小喜欢绘画。那时,替人画像是一门可以养家糊口的手艺。他觉得,要是自己能画,不但可以发挥兴趣爱好,还能够为家里减轻负担。
  24岁时,他找到台江中洲岛的一位有名的画像师,想学艺。谁知,这位师傅已经收了几十个学徒,加上年事已高,他不愿再收徒了。林瑞富不想放弃,每天都跑去求师傅。师傅看林瑞富确实有兴趣,便提出“画张画给我看看”。此前,林瑞富虽然没有学过画,但凭着自己钻研,也有两下子。于是,他画了一张马,师傅一看,眼睛一亮,高兴地答应:“好,我就最后收你一个了!”
  这段拜师的经历,让林瑞富颇为自豪,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出师后,林瑞富就靠着这门手艺,开了个画像铺,养活了一家人。
  让林瑞富更自豪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卖出去的一张“天价画”。那是在林瑞富开始尝试画伟人画像后不久,他照着搜集来的毛主席参加庐山会议的照片,画了一幅“毛泽东庐山会议图”。这幅图画得非常逼真,长宽都有一米多,看起来颇为壮观。在店里挂出来后,一位在杨桥路开玻璃店的女老板一眼就看中了,指明要买这幅画。林瑞富有点不舍,就随便开了个价:“120块。”谁知,女老板爽快地说:“我不要画框,110块。”
  110块,在当时可是天价,够一家人用上好一阵子。交货前,林瑞富特意给这张画拍了张照片,照片至今依然摆在画摊上。
  几十年过去了,摄影技术和电脑绘画的普及,让炭精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民间的炭精画像人也越来越少。如今,一张人像画,仍然只卖百余元,客人却零零星星,画像的生意早已无法负担生活。孩子们都劝林瑞富别画了,在家安享晚年,但他闲不住,仍然每天出摊,寄居在洋中路一家艺术馆门口。
  永不褪色的炭精画
  林瑞富的炭精画,让很多人称绝。因为他不仅画得像,还能帮人把画画全了。很多客人都是为家里的已故老人画像,照片年代久了,残缺不全,不是少了耳朵,就是少了眼睛,林瑞富都能凭着经验给补上。“我把画补好了,就让客人自己看像不像,像就拿走。每次客人都非常满意。”林瑞富笑着说。甚至有美国华侨找到林瑞富,让林瑞富给自家五兄弟一人画一张,他说,这画放一辈子也不会褪色,能让后代永远记得这个大家庭。
  从“小林”画到“老林”,林瑞富身边不乏围观的、喝彩的、欣赏的人,唯独,少了学艺的人。
  早年,林瑞富精力旺盛,觉得不需要学徒;到后来,林瑞富又觉得招了徒弟养不活;到如今,他再想教学徒,就无论如何也没人学了,这门手艺眼看着就失传了。
  李宇欣的出现,仿佛这黑白世界的一道曙光。
  林瑞富非常用心地教这个小徒弟:先画好格子,用铅笔轻轻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再用自制的毛笔蘸取炭精粉来描绘明暗层次、人物面貌、衣服质地……哪里画得不像,哪里层次不够,林瑞富都会一一帮小徒弟纠正。
  为了方便小徒弟练画,林瑞富还精心为她做了一套画具:放大镜、画了格子的塑胶纸、粗细不一笔尖剪成各种形状的毛笔……林瑞富拨弄着自己的那套老工具,感慨地说:“这几支毛笔,都是当年师傅送给我的,我用了一辈子。”他说,自己为小徒弟做的这些画具,也希望她能用一辈子,希望她能把炭精画传下去。
  

已有 1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福州黑白世界 福州炭精画 炭精画 中国炭精画 
11月28日

中国质量新闻网:炭画家于广民驰骋艺坛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质量新闻网(作者:张白玉
  看到炭画艺术家于广民的作品《马到成功》,令我惊喜万分。
  于广民,名光民,号得雨轩主。1965年出生在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烟台市。
  炭画是用炭精粉在纸上作的画,与国画和油画不同,其特点是逼真、细腻、立体、生动、质感朴实、栩栩如生,题材多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商业广告的兴盛,杭州画派郑曼陀在中国画线描的基础上用擦笔沾炭精粉画出的时尚女性,敷以水彩颜色,既有立体感觉,又有秀美的韵味,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被称为月份牌年画。40年代,以上海杭稚英为代表的画家们创造了擦炭水彩画,增强了皮肤质感,画出的旗袍女性更加光洁透明,丰满秀美,被称为擦炭肖像和月份牌年画,作品随着商业广告走进城乡千家万户并且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李慕白、金梅生为代表的画家,创作了许多反映新中国、新时代的女青年形象,为了表达鲜艳明快的艺术效果,完全画成水彩画,擦笔技法也全部被西画取代。到了60年代,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月份牌年画因为大多画的是女性,被当成封、资、修的产物,横加批判,被扣上“大美人”的帽子。从此没有人再画,随着月份牌年画的衰落,老画家的离世,擦炭水彩画也失传了。
  把炭画艺术挖掘、整理,成为独立的一个画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应该说于广民功不可没。他自幼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又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笔者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丽的麻姑岛驻点体验生活的时候发现了他,并且收他为弟子,我们情同父子,朝暮相处,感情非常深厚。笔者不但把中国画技法和西画素描基础知识传授给他,同时也传授了用擦笔沾碳精粉画人物肖像的技法,使他在国画、油画和炭画方面,都有扎实的基本功。
  于广民善于思、勤于学,还酷爱文学,又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为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储备了大量资料和素材,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终于完善了炭画艺术的理论、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成为真正的炭画艺术之集大成者。
  看到得意门生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笔者感到由衷的欣慰。他创作的《马到成功》《百财聚来》《虎虎生威》等力作,结构谨严、形象生动、寓意深远,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力。相信他能够把炭画艺术打造成璀璨的奇葩,在中国的百花园中盛开,结出丰硕的艺术之果。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画家 画家于广民 炭精画 
11月23日

《绵阳日报》:农家小伙吕长志画肖像画出别样人生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绵阳日报讯(记者:李晓平
  吕长志,生于1967年5月,老家在德阳市中江县高店乡,由于家庭困难,只在高店乡念了几年小学。10多岁开始,他自学炭精肖像画,想以此改变生活。1990年,他来到绵阳,以画炭精画兼做小生意谋生,在城区油坊街、成绵路、绵兴路摆摊画肖像,给众多绵阳人留下印象。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仍保持着对绘画的热爱,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日前,记者在吕长志家里见到了他。吕家的门上、客厅、过道上挂满了大大小小他画的领袖人物、明星、时尚青年等人物肖像画。“我画的肖像画大到2米左右,比一般人画的要大些。虽然我文化不高,但我坚信,做事情只要认真,一定做得好。”
  吕长志辍学后在乡下跟别人学做泥瓦匠、烧窑。一到夏季,特别热,干活十分辛苦。有一天,他到小学同学家玩耍,见同学的奶奶拿着铅笔在画枕套图案,由此对绘画产生兴趣。回到家里,他拿起粉笔在柜子、门板、墙壁上学画,家里到处画满图,经过反复练习,他摸索到一些要领,开始用纸笔临摹。
  逐渐地有人来找他画肖像,画一幅挣一两元钱。不去烧窑,自己画像能挣钱,让他十分高兴。为了多挣些钱,他跑遍了高店乡周边的乡镇。1990年,他来到绵阳,在油坊街摆摊卖画,一幅炭精肖像画能挣5元钱。就这样,他留在绵阳,结了婚,生下儿女。
  靠摆摊画肖像谋生,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白天摆摊,晚上出去打短工维持生活。2001年,妻子因病去世,家里的担子全落在他身上。除了画画,他还搞婚庆摄影摄像,四处奔波。
  2005年,日子好起来,他在经开区买了房子,有了现在的老婆,儿女也先后参加工作。吕长志终于有了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绘画,得到妻子的支持。妻子马青秀说:“一个人要有追求,不是一切都为了挣钱。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齐心协力把生意做好,他愿意画,就让他画。”
  一位邻居这样评价他:“他画的炭精肖像画,有神态有立体感,就像照片一样,大家都说他画得好!”
  吕长志,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人,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执着,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绵阳肖像画 炭精画 中国炭精画 
11月15日

新新网:娄底农民画师心中的“雷锋精神”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新新网(作者:钟健民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我就想起这一段话。尽管在我们的身边,好像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雷锋精神仍然在乡村、在学校、在人们身边发光、发热,雷锋精神已成为人们大众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那个年代,那个雷锋,我看到一个农民画师康葮苍,尽管他出生和成长在娄底市双峰县蛇形山镇泉山村的一个农村家里,但他从毛主席号召人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他就学着“雷锋同志”的画像走家串户,一边为他人画像,一边向人们宣讲和传颂雷锋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他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努力去实现一个中囯农民应有的人生价值。
  那一年,早稻插完后的一个下雨天,康葭苍就在家画了一个雷锋的半截像片,在像的下面写上“雷锋同志”四个大字,在字的下面又写上“炭精画像、永不褪色”的一行小字,在字与画像的中间贴着雷锋的原始照片,并把它装在一个长方形的镜框内以作招牌,去外画像谋生。在一个夜晚,他帶着这个画像去见大队书记,书记一见此像大喜,夸奖小康的绘画技术,当葭苍说明来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带着雷锋画像去画像,就必须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并号召大家向雷锋同志学习啦!”他笑着点头称是。
  他怀着好奇、不停地沿路挨家挨户叫喊画像,想不到走到离家5公里多的古塘大队已是上午11点多钟了,还未找到生意,正当他举足不定的时候,突然在田野中有一青年妇女看见他揹着雷锋同志的画像,就过来看,这时又来了一大群人,雷锋这像画得多好,说:“给我画张像,不过你要学习雷锋做好事呵,行不?”他一口就答应了。她说是要给她已故的母亲画张像作为留念,可她母亲的底照片早已经模糊,可她又怕他不好画,才说出学雷锋的话来,尽管那妇女对学雷锋的精神不那么透沏,但毕竞那时雷锋的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他很为难,尽管照片模糊,也只能硬着皮头画下去,大约画了1个多小时,只见那妇女站在他身后不停地哽咽着,忙说:“画得真像,我娘年仅五十多岁就病故了,我还未来得及孝敬她点什么。”说后,她的泪珠刷刷落下。午餐后,一张与原照完全一模一样的大画像挂在她家厅屋墙上,她仰望着画像,并感谢不尽地付给报酬,可他没接,因为这是他握着这支笔,平生第一次为别人画像,第一次亲见别人为他所画的遗像而流泪;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尊祖敬祖的美德,他用这支笔为人民带来方便,而受群众赞美,从此也为他以此笔作为生计而开了个好头。
  初次外出画像竟尝到了甜头,在那上万人的洪山煤矿区里为许多已退休的工人师傅画了10多天像,并在矿里结识了好几位美术爱好青年,从而更让他感到人生的乐趣,鞭策他细心地去精益求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外出画像常常随夜随宿,每天所接触到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做手艺按当时的人币价值取得报酬,每当他遇到家境困难或孤独老人、空巢老人,凭着雷锋画象背在肩上,雷锋精神怀在心中,还主动为他们挑水、劈柴、挑粪,他们感激万分地说:“康师傅你实在太好了呀,真是活雷锋呵!”老人们除了有佳肴招待外,晚上还围着火炉笑谈家常。
  康葭苍告诉我,雷锋6年做了200多件好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来,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舎己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他向我讲述他在画像中发生的几件事:
  远在1980年的春天,他在远离家乡百余里的石牛乔亭公社山区的一农户家画像,其主人因农活繁忙,为他泡来一碗浓茶后即干活去了。正当他画得入神之时,只听屋外传来一位长老的呼救声:他本能地丟下画笔,纵身走出门外,只见一个小孩正在那桃树下的塘中拼命地挣扎,两只手在水中乱划,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他走向塘边,顾不得脱鞋,一跃塘中,一手将小孩举出水面,一手划水,迅速靠近塘岸,这时闻讯赶来的村民忙把小孩接上塘岸,他虽冻得全身发抖,但心里却是热呼呼的。
  1995年的一个秋天,他在一村画像时,村里的人正忙于收割庄稼,一青年男子和母亲为家事争吵,一气之下吃了杀虫双农药,青年男子个子高大武力过人,又生性火爆,众人劝解都不听;加之他母亲说:“吃了桐油呕生漆,不碍事。”康葭苍一边说服那服毒青年,一边大声向外呼救,恰巧门外路过几位从煤矿下班的青年,他们听到呼救声,立即将那青年抬送医院。经过救治,终于脱离危险。最后,医师说:“此人是服了慢性发作的杀虫双农药。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命归西天。”
  1997年的深夏,天气炎热,村民正忙于搞双抢,康葭苍正在家画像,大约上午八时左右,一个在坪上晒谷的妇女惊奇地告诉他,本组曾新秀买了一瓶甲铵磷农药在此路过,观她脸色不对,两眼通红……一听此话,康葭苍联想到曾新秀无非是有什么想不通的事,不然双抢刚开始,又怎么要去买农药治虫呢?一想到这里,他立即尾随而去。果然曾新秀进了自家大厅门,左手将那瓶农药放在床边,右手已打开瓶盖,正准备服药,说时迟,那时快,康葭苍纵身跃入床边去夺取农药,苦心相劝,绝不能以死去面对现实……
  在康葭苍的本子上记录着这样一句话:“要学会怎样做人,而不仅是学会怎样学雷锋。”现在他年老了,也不出去画像了,执着的他,还要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不管是组上修路或村里建校、还是邻家小孩读书或村里人急病、空巢老人多难或五保老人多愁……康葭苍简直成了雷锋的代言人,在他家大厅之中挂着的那张20世纪70年代画的雷锋画象,虽然画像早已陈旧,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代人继续走下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娄底炭精画 炭精画像 炭精画 
11月01日

秋千网:“中国炭精画”被广泛认可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秋千网(记者:安之)记者了解到,中国炭精画世界(tanjinghua.com)在“百度”、“360”、“谷歌”等各大搜索引擎,均有全新的收录和全面的展示,推动了炭精画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炭精画”正在被广泛认可。
  据悉,中国炭精画,俗称“炭精画”、“炭画”、“炭像”,是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适合于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还具有绘制人像的实用性;以“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最大特点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更令收藏家们热捧。
  记者获悉,“中国炭精画”是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画家、中国炭精画世界(tanjinghua.com)创始人张智华老师在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张智华老师为了普及这门濒临绝迹的民间艺术,曾经拜访三省六个村庄的民间艺人,还专门参加了中国炭精画第一人杨君明老师的炭精画培训班。后来,张智华老师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和助理设计师为美术爱好者们设计出来“中国炭精画世界”网站,于2010年4月28日注册“炭精画”域名(www.tanjinghua.com),并全面上线;给热爱炭精画的朋友带来了艺术的希望,也让这一民间美术焕发出新的春天。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中国炭精画 炭精画 炭精画像 炭精画教材 杨君明炭精画 
11月01日

《惠州日报》:炭画师王少辉20多年不歇手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惠州日报(记者:王品端
  拿出手机或打开相机,轻点一下,“咔嚓”一声,然后通过蓝牙将图像传送到小型打印机,不用5分钟,相片就出来了,如此快速的拍照方式,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科技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很多便利的影像产品,同时也挤压了传统影像生产的生存空间,许多人更愿意用现代化科技,代替传统的手艺。而在惠阳区淡水街道老街一角,炭画师王少辉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手工画艺———炭画,一画就是20多年。
  画一幅人像炭画,要勾勒成千上万次
  跟快捷便利的数码照相相比,传统手工炭画显得非常落后。画一张炭画快则半天,慢则半月,费时又费力。
  王少辉的画室很小,约3平方米,墙壁上密密麻麻挂满了他的画作。在一张残旧的木桌前,王少辉一笔一划描绘着一老奶奶的头发,一笔一笔下去,干净利索,看似随意,却又精准无比。“别看我画得那么轻松,没有扎实的功底,画个头发都得半天。”王少辉说,每幅人像都是不一样的,每条皱纹和皮肤纹理都必须用不同手法来画。一幅人像炭画画下来,必须勾勒成千上万次。
  记者注意到,画炭画不仅费时间,需用到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门。在画桌旁一个陈旧笔盒里放着各种画笔,“有炭笔、排笔、水彩笔、毛笔……”王少辉介绍,炭画最重要的工具炭笔就有好多种,笔的粗细和坚硬程度不同,作用也不一样,用于勾勒或粗或细的线条。
  20年多来,淡水老街由繁华走向平淡;一张炭画肖像由最初的4元涨到两三百元;炭画师的数量也与日俱减。惟一不变的是,王少辉不管寒暑,依然坐在画室中坚守着传统炭画手艺。
  13岁就学会炭画,年少时外出画画风餐露宿
  今年48岁的王少辉是清远人,从小受学画画的哥哥影响,他常常拿起树枝就在地上画他喜欢的动漫人物。王少辉说,当时没有画笔、蜡笔等画具,他就用树枝在地上画,有时还会用烧过的火柴灰在纸上画。
  由于对画画兴趣浓厚且勤于练习,13岁的王少辉学会了炭画。也是在这一年,贫困的家庭再也无法供他读书,他辍学了,背着画夹沿途靠给人画肖像维持生计。
  他到过中山、江门、广州等地谋生,当时一张肖像画在5毛到2元之间。比起技艺精湛、有专门店铺画画的炭画师,沿街摆档的王少辉生意额非常有限,每天的收入只够吃两顿饭。晚上,他就在车站或别人家门前睡,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当时,有些路人以为他是在卖艺乞讨,向他施舍钱物,让年少的王少辉尴尬不已。
  回忆起过去那段四处行走画炭画的日子,现在已把家安在惠阳淡水的王少辉,言语间多了一丝感慨。
  身边同行纷纷转行,他为养家糊口坚持
  1989年,在外多年的王少辉背着画夹到了惠阳淡水,不久后便安定下来,并娶妻生子。“有了家庭,我再也不能在外面流浪了。”婚后,他在淡水开了一间画室,一开就是20多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淡水老城区很繁华,刻章、写对联、看风水、打铁锅、画画等行业生意红火,其中画炭画为生的加上他自己有5个人,还有不少外来画师来揽活。20多年过去了,淡水老街许多传统行业日渐式微,炭画也难以幸免,如今整个淡水画炭画的只剩下王少辉一人。几年前,当身边同行纷纷转行时,他曾犹豫过,但为了养家糊口,他坚持了下来。
  虽然炭画正走向衰落,但依旧有着数码相片无法比拟的优势。“数码相片是很快,但保存不好的话,容易掉色,而炭画历经百年不会褪色,这是优势之一。另外,有的老人去世了,生前只留下模糊、残缺或者很小的相片,复印或扫描也无法把相片很好地复制还原,后人想要复原相片,就只能通过炭画这一途径。”王少辉说,虽然炭画这门手艺不能让他大富大贵,但维持生活还是没问题的,加上附近街坊的支持,在情感上让王少辉不敢轻言放弃。
  每隔两天能接到一单生意
  现在,王少辉大概每隔两天能接到一单生意,一幅人物画像价格在200至300元不等,但生意已远远比不上前些年。“现在画的人像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过世的老人,还有顾客拿着一些底片或残旧的照片,要求临摹成炭画,以便保存。”
  “有没有想过收徒弟,将炭画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记者问。“现在年轻一辈,愿意学习炭画的很少。一是传统的思想认为,炭画师画的大多是去世老人的画像,不吉利,工作也没其他画种体面;二是随着科技发展,冷门的炭画经济效益不好,吸引不了年轻人。”说起炭画的未来,王少辉直言比较暗淡,等自己实在画不动了就退休。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惠州炭画师 炭画王少辉 炭精画 
10月10日

中国新标志电讯:炭画世家——海口骑楼里的经典艺术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中国新标志电讯(特约记者:叶红)
  在海口骑楼老街里,有一个名叫“炭画世家”的店铺。走近店铺,门口放着一张供游人练字的桌子和一些海南的本土饰品。
  “炭画世家”店铺面积不大,却放满了各种艺术品,人物画、骑楼风景画、雕塑、书法作品琳琅满目。屋内的两个柜子上放着一些关于海南文化和艺术画作的书籍,正中间放着一个炭画架子,架子上摆着一块橡皮擦、一盒炭精粉,还有几支炭铅笔、擦笔。
  炭画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当时照相和冲印技术还不发达且价格相对高,很多人选择以炭画的形式为祖宗画像,但是现在,人们更愿意接受方便快捷的数码拍照。骑楼老街上画炭画的艺人越来越少,但店主韩翠琼却一直坚持着。
  韩翠琼从小受着父亲韩冠平的炭画艺术熏陶,回忆起小的时候,她每当放学回家,都要吵着帮父亲画画,渐渐地自己喜欢上了炭画,后来她拿起炭笔,一转眼都过去了42年。现在韩翠琼的儿子叶保龙也在骑楼里画炭画,将炭画艺术传承下去。
  韩翠琼作一幅肖像炭画,只需要3—4个小时,但要画一幅生动的肖像炭画,却需要一周的时间。韩翠萍说:“帮别人画画就必须要用心完成,做到精心细致。”
  炭画世家声名远扬,不少当地的家长主动带着孩子前来求学画画,韩翠琼也希望能把炭画传承下去,便开始教这一群孩子画炭画。
  韩翠琼在网上结交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友,她还建立了一个名叫“世界书画艺术天地”的论坛,供各地的艺术家切磋交流,并组织了一些小画展。
  “因为炭画让我认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这是我最开心的事。”韩翠琼说道,同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炭画、喜欢炭画,将炭画艺术世代传承下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中国新标志电讯 炭画世家 海口骑楼 经典艺术 炭精画 
09月14日

东北网:煤雕、根雕、炭画——旅游城市的漂亮名片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东北网(记者梅云华)
  
  “中国的煤雕、炭画真是太神奇了!”在第二十二届哈洽会上,乌克兰客商对文化、旅游展区内鹤岗展出的炭画、煤雕刻赞不绝口。黑龙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效廉,市领导谢宝禄、刘红岩在视察时,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详细询问了生产规模和销售情况,鼓励商家要把特色艺术进行到底。
  
  该届哈洽会文化旅游产业展区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文化厅等单位共同主办。展会以“文化振兴龙江、旅游助推发展”为主题,以重大企业集团、基地园区、名镇景区、产业项目为支撑,开辟了文化产业展示、旅游产业形象等区域,举办展览展示、招商洽谈、宣传推介、展品评奖、网上博览五项重大文化活动,凸显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交易的鲜明特色。
  
  哈洽会上,哈尔滨市在文化、旅游艺术展区内设立了鹤岗龙江三峡文化旅游集合区,奥兴煤雕玛瑙厂和翰墨轩环保立体书画工作室等单位分别展出了作品和展品。栩栩如生的煤雕像、玛瑙雕件、活性炭环保立体书画已是第三次走进哈洽会了。有着地域特色的煤雕吸引着国内外客商,特别是依据萝北、鹤北天然玛瑙材质开发的雕件,以及活性炭环保立体书画,都以特色文化成为一张城市旅游名牌。获得国家专利产品的炭画是传统书画艺术和现代科技一次完美的结合,不仅具备了艺术美感和收藏价值,同时还具有持久的环保功能,净化美化环境。在世博会、哈洽会等大型展会上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我市松鹤花苑也开辟了50多平方米的展区,展出了根雕、奇石、巴西花梨板等作品。无论是煤雕、根雕还是炭画,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四海宾朋,并成为推介哈尔滨市旅游的珍贵礼品。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东北炭画 炭精画 
08月28日

《信息时报》:半路艺术家钉出传神肖像画 酷似炭画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信息时报(记者 望红)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建筑师大卫·福斯特因病提前退休,但他并没有提笼架鸟,反而凭自己在建筑业培养的技能玩起了艺术:用钉子钉出名人肖像画,比如英国女王、玛莉莲·梦露、列侬等,每幅画都非常传神逼真。他的作品在网上发布后人气爆棚,目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幅画能卖2千到4万英镑。
  钉画大象迎开门红
  福斯特的第一件作品是《钉床上的大象》。他说,一开始只是尝试着在做,心里没什么底,可是在钉到一半时,就意识到了作品的价值。当时,他请了一个师傅来帮忙修热水壶,师傅离画有点远,还以为是炭画;走近之后才发现是用钉子做的,惊讶得合不拢嘴。后来,福斯特饶有兴趣地钉了一幅又一幅画,有自然风景的,更多的是名人肖像画。他的画发到网上之后,引来了很多粉丝,渐渐成了知名艺术家。其后更是从网上走到现实中,饱受欢迎。除了在英国,他的作品还在美国、比利时、巴基斯坦等地热卖。每幅作品的价格高达数万英镑。
  每幅画用3万枚钉子
  福斯特说,平均每幅钉画要用3万枚钉子,他说,工作室里现在备有50万枚钉子。每一幅要花大约三周的时间。为了达到很好的效果,画作的尺寸都比较大,大约有1米多高。福斯特用锤子“砸”出了许多名人,比如披头士乐队、大卫·鲍威、纳尔逊·曼德拉、玛莉莲·梦露等。
  他的作品已经在英国多个美术馆展出。他说,“我现在正忙着赶做两幅新的梦露画像,很快要在伦敦格雷厄姆美术馆展出。我根据1961年塞西尔·比顿拍的女王照片做的肖像钉画也会参展。”
  网友评论:
  这个想法真聪明,他真是个天才。
  这才是艺术!太惊人了。
  是的,而且我还注意到他都是自己钉的,而不是搞一个团队替他砸!
  真是了不起的工作。女王的像太完美了。
  这是我第一次由衷地感觉到艺术的魅力!真把我震住了。
  艺术家心声
  创作过程“很兴奋”
  今年52岁的大卫·福斯特家住英国柴郡。他本来是个建筑师,49岁那年因病退休。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他部分神经受损。医生担心会导致他瘫痪,所以建议保守治疗,没做手术。他后来慢慢恢复了,不过仍有一些后遗症,比如背疼、左腿肌肉萎缩等。“当我恢复得差不多时,觉得能开始画画了,我就意识到我才49岁,应该再努力一下,在艺术领域尝试一下。”他利用自己的老本行手艺,在家里搞了个工作室,而工具就是锤子和钉子。由于在建筑行业工作了20年,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精确绘图,所以他的画功本来就了得,“我的手艺是慢慢锻炼出来的。"他说,“整个创作过程让我很兴奋,只有一把锤子和一盒钉子,把他们变成艺术品,非常神奇。我的作品是根据原有的照片来做的,这是很精细的触觉艺术,观众总是忍不住想摸一下。”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画 炭精画 砸钉画 
08月08日

《三峡商报》:中国炭精画世界(tanjinghua.com)名扬海内外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商报讯(记者 吴涯)近日,记者从中国炭精画世界工作部获悉,目前中国炭精画世界(tanjinghua.com)在台湾和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69家华文学校受到孩子们和老师的青睐。
  
  炭精画:濒临绝迹的中国民间美术!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炭精画俱乐部”,长期为炭精画爱好者提供原创炭精画作品、炭精粉、画具、教材,还包括炭精画(素材)照片,及免费辅导,以及炭精画的新鲜资讯。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中国炭精画世界 tanjinghua 炭精画 炭精画艺术 
07月24日

如何处理炭精画的层次?


分类:问学堂 | 超过 人围观

请输入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查看内容及评论. 成功输入密码后, 可以直接点击查看内容, 直到关闭浏览器。进入全站学习仅需年费3000元!天天学习!马上咨询0717-6911566!
此内容需要中国炭精画艺术高级函授计划内部密码!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层次分明 中国炭精画 炭精画像 炭精画像教材 
07月21日

《南方日报》:老艺人以炭画技艺为生称炭画可保存百年之久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南方日报讯(记者:蔡捷
  
  下午3时许,正午的暑气尚未完全散去,新华路街边巷口“肥佬画像”的摊主还在雕琢他的素炭画。老花镜、放大镜、画笔、相纸这是他工作台上最重要的工具。依靠这几样东西,这位手艺人守住了50年的炭画技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因身形肥胖,因以为号焉。”手艺人“肥佬”每天都在西南街道的巷口摆摊,许多人只知道他是“西南画像肥佬”,却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其实,肥佬姓叶,名支源,广西灵山县人,今年69岁,年近古稀,依然看上去精神抖擞。在靠近摊位的墙上,挂着叶伯最自豪的杰作,一幅齐白石的画像,栩栩如生,与黑白照片的逼真度不相上下,齐白石也是他最喜欢的人物,甚至作为一股精神力量潜行在体内,鼓舞着他对绘画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
  
  漂泊二十载根落三水
  
  在照相机还是稀罕物的年代,拥有一张自己的画像可真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儿。儿时的叶伯就希冀自己能有绘画的能力,用笔头就能把容貌真实的反映出来,“那时几乎对绘画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叶伯说,小时候经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自学画画,那时家里给的生活费,叶伯都舍不得乱花,把钱省下来买书,《怎样画人像》、《头像素描剖析》等这些书差不多快被他翻烂了,按照书上的讲义,儿时的叶伯依样画葫芦学着描摹,从此踏上了绘画人像的道路。
  
  在讲述这过往的经历,叶伯依然觉得那些岁月真是令人回味,渴望绘画成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所以在后来,有年轻人向叶伯讨教绘画的“秘诀”时,他往往强调兴趣二字,“兴趣是根基啊。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动力不断去提升绘画的技巧。”
  
  作为自学成才的叶伯,面对书上的理论,他打趣地搬出毛主席的语录,“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而这种实践也贯穿了叶伯的整个人生。叶伯说,从拿起绘画笔的那个时候开始,因缘际会,不曾料到一种兴趣爱好竟成为整个人生的主轴线。
  
  “那个时候,除了种田,有一条其他的谋生路可不容易啊。”因为各种原因,叶伯不得不离开家乡,“十七八岁就得自找生路。”从广西的家乡出发,挑着绘画的工具箱,挨个镇挨个村地为别人画,希望能多赚点路费。那个时候,大家对画像这个“新职业”抱着新奇态度,叶伯每来到一个村,都会有一些年轻人来求教,但由于还要赶往下一个村,能逗留的时间不长,“只能给年轻人指点一二。”
  
  永远行走在路上,这种生活环境让叶伯也有了安定的想法,“在外行走了二十多年,就这样漂泊着来到了三水,”叶伯说三水以前是个很小的县,“三水,山好水好人也好,就想着先暂时留下来吧。”叶伯这句话有半开玩笑的意味,但他没想到这一留竟是三十余年。叶伯是改革开放后,三水快速变化发展的见证人之一。“三水以前只有一条主路通往广州,如果现在要我开车去,肯定去不了。”他回忆,其实当时留在三水的主要原因是“有更多人找我画画”。叶伯笑道。
  
  7张画像3年后终迎得主
  
  在三水,西南附近的街坊都知道他有个出了名的绰号。“肥佬,给我画个像咯。”来找叶伯画炭画的顾客都喜欢这么喊。“肥佬”这个名字远近闻名,人们只知道有“西南画像肥佬”,却不知道真实名字姓叶,他解释,年轻的时候很胖,起码有一百六十多斤重,从此,便得了“肥佬”这个绰号。
  
  由于画功扎实,在文革时期,叶伯还被单位邀请去画过毛主席像。“5米高3米宽,搭个架子,高空作业。”叶伯回忆,这是他画得最大的一幅画,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幅。“当时站在架子上,一个人连续画了四五天才完成”,画墙画比平时在纸上画难度要大许多,叶伯表示,画的时候眼睛只能看到局部,如何保证整体的效果逼真,十分考验功底。
  
  在画完毛主席的画像后,叶伯的画功再次被认可,远近闻名,大家都知道是“肥佬”完成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
  
  其实,闻名的不只是“肥佬”和“墙画”两个词,更是“信誉”二字。叶伯告诉笔者,有一次一位顾客来访,留下一张家里老人家的相片,要求一模一样地画七张,留给七个兄弟姐妹做纪念,并表示过些天来取。叶伯在规定的时间内加班加点,如期完成了画像。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顾客都没有出现,甚至三年来,叶伯都不见其经过画摊。
  
  这期间,叶伯有空的时候也会把画像拿出来继续完善,确保画像保持最好的状态。妻子也曾多次劝他把画像扔掉,“那位顾客不会要了”。“万一顾客回来了呢,我相信那位顾客还是会回来取的。”叶伯认为既然跟顾客保证了画好画像,等对方来取,那么就要说到做到。
  
  三年后,这样的承诺得以实现,顾客依循原来的路来到摊位前找到叶伯,取走了他需要的画像,“没想到七张画依然保管得很好,特别感谢。”顾客的一句简单的感谢让叶伯觉得这些年的等待都变得有意义。“那位失联的顾客是因为突然去了马来西亚三年,才没按时回来取画。”道出顾客当年没回来取画的原因时,叶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理解的微笑。
  
  据了解,找叶伯画过炭画的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一些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归来的华侨,他们特意找叶伯还原那些受潮的老旧照片,希望能拾回对故人容颜的记忆。也因为这样,叶伯的炭画连同家乡的味道一起随着华侨们漂洋过海。
  
  “想出本书,把这门艺术流传下去”
  
  叶伯带笔者参观他的画室。“看这是谁?这又是谁?”他从柜子里拿出许多伟人的炭画肖像来“考”笔者。这些画都被玻璃框装裱,整整齐齐地放置着。“这些全是以前的招牌画,但现在不会轻易摆出去。因为没有多少人仍然喜欢炭画了。”在一番失落言语之后,叶伯最后拿出的一张画像时,对着光线,细细摩挲,笔者看着画像上陌生的面孔,一阵疑惑,“这是年轻时候的我啊,看不出来吧。”叶伯为他的“小计谋”得逞而换上一张微笑的面孔。“这种炭画能够保存百年之久,很多老旧照片却保存不了这么长时间。”叶伯望着自己的画像,感慨绘画陪他走过的岁月。只可惜这门技艺却难以传承。
  
  叶伯的大女儿学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儿子学的也是设计,二女儿在房地产,唯独小儿子大学后有学炭画。“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个。”叶伯有些无奈地说。
  
  “来看这幅,是我外孙女画的。”叶伯指着墙上的画对笔者说。所谓“画”,其实只是用彩色纸片粘贴拼成的向日葵,也是玻璃框装裱的,被叶伯挂在进入画室最显眼的位置。叶伯的画室空间很小,摆放下各种画炭画用的工具和材料后,站两个人还宽松,要是站三个人就显得很拥挤,会有些转不过身来。叶伯站在外孙女的作品前,“肯定要传给她,不过她还小,刚读完一年级,长大些会要教她。”说起外孙女,叶伯有几分得意和欢喜。
  
  除了想把炭画传承外孙女,叶伯还有意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想出一本书,把这门艺术流传下去。”叶伯告诉笔者,市场上虽有些炭画方面的书,但介绍都不详细,想出版一本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书名设想为《怎样画炭画》。谈到出书,叶伯神情有些激动,或许他真的太想出这本书了。“现在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了。”叶伯说,出这类书工程量庞大,要起稿,要制作插图,还要配文字,心里很想出书,由于年纪太大,有心无力。
  
  然而他能做的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初一,每天都到这三十年来的老地方摆摊。对照着老旧照片,拿着放大镜在纸上擦了又画,画了又擦,细细雕琢的叶伯俨然成为巷口的一道风景。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南方日报 老艺人 炭画技艺 炭画百年 炭精画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