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桌标下载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擦笔画
02月24日

郑氏月份牌,风靡上海滩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初来上海,人生地不熟的郑曼陀决定到社会名流经常走动的“张园”去试试运气。他在张园挂起四幅用擦笔水彩画成的时装美女画,等待着好运的降临。说来也巧,上海有名的善于经营的大商人黄楚九某一天正好路过,他以商人特有的敏感发现这些美女形象如果能用于商业广告之中,必然会为推销产品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他将郑曼陀的四幅美女画悉数买下,用来为他的中法大药房做广告,果然,一时引起的极大的轰动,人们对这种擦笔水彩营造出的细腻人像和轻薄质地表现出极高的热情。1914年,他采用此法创作了第一幅月份牌画《晚妆图》,成为擦笔水彩画法“月份牌”的开端之作,1915年, 应黄楚九邀请,郑曼陀画了《贵妃出浴图》,这是“月份牌”中最早出现的裸体画(据说他听人劝告,以后不再绘裸体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郑曼陀 月份牌 擦笔画 炭精粉 炭精画 
06月03日

拍卖会上的擦笔年画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擦笔年画,即“月份牌”,其风靡一时缘于擦笔水彩画法的创造和时装美女题材的兴起。一批由上海土山湾画馆培养出的画师,相继成为月份牌画的中坚力量。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土山湾是耶稣会上海教区中心,教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设立土山湾孤儿院。为了解决孤儿们成人后的生存技能,孤儿院创办之初设立了风琴作、图画间、印书馆等,使孤儿院成为一所工艺美术工厂。土山湾画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西洋画传习机构,其几代师徒逐渐演变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的奠基人和推广者。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擦笔画 月份牌年画 上海月份牌年画 年画 
05月28日

擦笔画仕女:6幅画,8个人,共用1张脸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民国时期画家郑曼陀,创造了擦笔水彩画法。这种画,是先用黑色或者灰色的炭精画一层,再用水彩颜料一层一层晕染,直到画中人物的皮肤细腻饱满,色彩雅致柔和,看上去有点柔和甚至朦胧,但实际上又非常明晰。

郑曼陀这种擦笔水彩艺术,在那个时期还推动了中国日历画的发展。一时间,众多的画家成为了郑曼陀门下弟子,他们画出的擦笔画更为鲜亮明丽,但我个人认为,鼻祖郑曼陀的画作更为雅致、内敛、含蓄、古典。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擦笔画 炭精画 炭画 
07月03日

说说“月份牌”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月份牌是一种集月历、广告、美术于一身的年画,它在传统国画和木版年画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绘画的艺术手法,即把西方的水彩、水粉画加以利用和创新,从而成为中国年画史上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品种。因其印刷精美、题材多样,而又极富有时代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份牌如今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藏品。

月份牌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上海,是一种商品广告画,用擦笔画和水彩画两种技法结合而成。它的诞生及盛行与当时中国门户洞开、国外资本的输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西方现代彩印技术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洋货的涌入,许多外国商人都印刷了西方的广告画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但都收效甚微。后来他们改用中国传统年画制版,雇用中国画家为他们指定的题材作画,然后配上月历牌和商品广告,随商品发放给顾客,因为这种广告画有月历,为生活所需,所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月份牌 炭精画 擦笔画 
07月03日

再闯上海仍以失意告终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若干年后,徐悲鸿已是画坛翘楚,一个名叫曾今可的评论家在《刘海粟欧游作品展会序》中提到“刘海粟和徐悲鸿这对师生”,徐悲鸿当即在《申报》发表启事,说当年上海图画美术院“纯粹野鸡学校”:“今有曾某为一文,指吾为刘某之徒,不识刘某亦此野鸡学校中人否?鄙人于此野鸡学校,固不认一切人为师也。”

刘海粟在《申报》反唇相讥:“美专21年生徒遍海内外,影响所及,已成时代思潮,亦非一二人能以爱恶生死之。”他嘲讽徐悲鸿自命“艺术绅士”。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擦笔画 望平街擦笔画 炭精画 
07月03日

城阳二百民间艺术品展览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烙画、发丝画、蛋雕、核雕、虎头鞋、生肖帽……今天,200余幅精美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将在城阳国际农展中心二楼展出,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是在第二届“青岛民间艺人”评选活动中,从670余件参赛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据介绍,这次展览共有40个展位,展览面积近2000平方米,参展作品涉及雕刻工艺,如木刻、竹刻、根雕、石雕、蛋雕、核雕、贝雕;装饰画工艺,如烙画、发丝画、擦笔画、金丝镶嵌画、丝巾画;布艺工艺,如布老虎、虎头鞋、生肖帽;刺绣工艺,如手绣、丝布绣、苏绣;草编工艺,剪纸工艺、面泥塑工艺、勾编工艺、结艺工艺和串珠工艺等种类。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擦笔画 炭精画 
07月03日

原版年画见证时代的收藏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收藏界,年画收藏热,一天比一天火。年底,正是年画收藏的大好时节,年画收藏爱好者纷纷“入市”。然而,想收藏到一张原版年画,可不是那么容易。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原版年画 炭精画 月份牌 擦笔画 
07月03日

磐安“年画痴”收藏年画40载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磐安有个年画痴,40年花费40万元收藏年画。 年画痴叫陈兴多,今年54岁,磐安县新渥镇祠下村人。

陈兴多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和收藏年画,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迷恋一本又一本的小人书和一幅一幅的年画中度过的。而在看小人书和收藏年画的同时,陈兴多迷上了书里和年画中的各种画像,有空他就会拿铅笔临摹,久而久之,成了村里的画画高手。因为画画不错,长大后,他从事了木雕行业。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年画 擦笔画 炭精画 
07月03日

齐白石的人物画最有特色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人们提到齐白石,一般都说他是花鸟画家,或说他是大写意花鸟画家,顶多加上一句,亦能画山水,很少有人说他是人物画家。其实,齐白石的人物画最有特色。齐白石年轻时就以画人物为生,尤其是写实的美人图,在当地颇有名气,当地人都叫他“齐美人”。我们现在仍能见到他当年画的美人图,清秀匀称,堪称上品。他还能画擦笔的人像,这也是为了谋生。他父亲去世时,他已经是很知名的画家了,仍用擦笔画为其父画了像,画得像照片。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齐白石 擦笔画 炭精画 
05月18日

54件月份牌代表作在沪展出:兼具观赏性和研究价值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以“月份牌中的老上海”为主题的月份牌年画珍品展,日前在上海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创作展示基地揭幕,一批兼具观赏性和研究价值的月份牌代表作惊艳亮相,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月份牌是老上海的海派文化符号。根据资料记载,月份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九年,也就是1883年。当年1月25日,《申报》在头版刊登了“本馆托点石斋精制华洋月份牌”等字样的公示。但美术界更倾向于把1914年作为月份牌的真正起点。那一年,画家郑曼陀用“擦笔加水彩”的方法画了4幅时装仕女图挂在张园,被大商人黄楚久看中,买下来用作中法大药房的商品广告。自此,“月份牌”成为“擦笔加水彩”这个新的绘画形式的专称,其广告效应被商家大加发掘。虽然在当时,月份牌的主要作用是商品广告,但它形式新颖、画面漂亮,在当年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为上海乃至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极有特色的一页。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月份牌 月份牌画 炭精画 擦笔画 中国月份牌画 
05月17日

孙功安:“擦笔画”里的快乐人生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已然是长兴老街的人民路上,一位名叫孙功安的画像店在这里已经开了20多年。从他的擦笔画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古典的文化,与发展迅速的照相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擦笔画似乎离我们这个城市越来越远,与孙功安一同坚持的同行已寥寥无几。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家画像店,与孙功安面对面地交流、采访。

“当时,自己经营画像店也是为了有工作,混口饭吃吃罢了。就像很多人从事木匠、泥匠工作一样,只不过,我从事的行业有点特殊罢了。”据了解,孙功安曾上杭州美校拜师学艺,到上海某画苑打工画广告。1990年,孙功安产生了办个画像店的念头,并在家学习擦笔画,3个月后掌握了擦笔画的基本技巧,并在人民路上摆起了画像摊。就这样,孙功安的擦笔画生涯从街头摆摊开始了。
     “当时,接到第一单生意就赚到了35元。”孙功安一直兴奋了好几天,因为当时这个价让他很满足,普通老百姓打一天的小工才收取8~10元的工钱。
     “擦笔画又称 ‘软笔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之一,难度就在笔锋上,没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和基础是很难画好的。”孙功安说,以前学过素描,这为他画擦笔画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形与结构的把握上很到位。
     “解放前,画像店多得是,如今在茫茫的大城市中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孙功安告诉记者,如今照相技术飞速发展,照相馆遍地开花,数码相机也走进千家万户,这对擦笔画的冲击很大,因此这门技艺也就渐行渐远了。
     原本,孙功安以为自己的画像店会和其他的同行遭受一样的命运,但让孙功安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意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有些人愿意出高价钱让他画像。他的顾客群遍及长兴各地,甚至广德、江苏等周边地区也有人来请他画像。
     为何先进的照相技术未能影响他的生意?孙功安给出了记者这样的解释:首先,有些老照片没法翻拍,用照相技术处理不了,像这些情况大多数人会求助画像店;其次,有些人认为画像挂在家里比较上档次,就像艺术品一样。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炭精画 擦笔画 炭相 炭像 炭精画像 炭精画网 
04月01日

画底童颜,百年流变——月份牌广告画研究与收藏者王宇清访谈


分类: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通过回顾和欣赏上世纪曾风行一时、于普通百姓家居和大街小巷墙头随处可见的‘张贴美术’——包括商业月份牌海报、年画、宣传画等——来反思我们的社会,回顾我们现代文化一些现象的缘起和由来,并且思考儿童世界背后的时代观念和成年人的价值理念对其的影响。”听上去就很吸引。
  上午10点,记者叩开王宇清先生的门。
  王宇清,前媒体人,近现代月份牌广告画、新中国年画和宣传画研究与收藏者。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
  年画中有胖娃娃,也有清秀宝宝
  记者:您这个关注点挺独到。
  王宇清:我实际上意在从儿童的角度谈时代,儿童跟重大事件是有关联的。
  我的收藏主要是“张贴美术”。这是我提出的概念,就是贴在墙上的年画、月份牌、宣传画、海报这类,每个画种有交集又稍微有点不同,于是总体提出一个词叫“张贴美术”,因为都得张贴嘛。
  我的藏品从新文化时期始,最早的是1915年(民国四年),太古车糖公司出的一张贺年广告,很漂亮。正好到现在时间跨度是100年。
  记者:里面有孩子吗?
  王宇清:有,是随大人游园的儿童。这种其实也算年画了。
  记者:一般人听“年画”,容易联想到的是杨柳青那些胖娃娃、胖鱼,不知道还有这么清秀的。
  王宇清:新文化时期的年画主要是两个源头:一个是商业源头,民国时期上海、天津以及东北大城市都有的商业美术,就是“月份牌”;另一个,政治源头,就是从延安那个系来的,由抗战以后根据地那种木版年画发展而来的新年画。这两条脉络到1950年“新年画运动”时就结合在一起了。
  1949年11月,沈雁冰他们向上面打报告,毛还有周都批了,搞了一个“新年画运动”。运动大概持续了三四年,等于是对美术界一个整编。各种画家、各个画种,无论是油画的、版画的、国画的,一律都画这个年画。
  记者:那像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什么的,那算漫画了。不在您这个系列里吧?
  王宇清:三毛不算。张乐平漫画特点比较明显,但他的画我的收藏里也有,新年画运动里他也画《娃娃唱奇迹》,“玉蜀黍三尺七,娃娃把它当马骑”;“做跷跷板的大豆荚,当小船的西瓜皮。”
  记者:民国丰子恺画里那种儿童,涉及吗?
  王宇清:丰子恺的漫画都属于小画幅的,做插图什么的。出的集子也是小幅的,而我收藏的是贴在墙上的。
  记者:大致明白了。
  王宇清:我是慢慢从收藏当中,发现儿童很有意思。儿童是中国年画中重要的一类题材,它也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中国传统上的“童子”;一个是从佛教,“花生”,就是“莲花儿”。这样两个结合在一起的。“胖娃娃”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各个年画产地都有胖娃娃这种画。
  记者:一般都寓意一种祝福或祈望吧?
  王宇清:对。中国人对孩子,一直都有比如“早生贵子”这种祝福的文化传统,这是民间对题材的一种喜好。新年画必须跟民间趣味达成一种结合。
  民国张贴画中,孩子代表生活美好
  记者:大家印象里,民国时期月份牌画都是《良友》杂志那种美女。
  王宇清:我收藏的民国张贴画中,妇女儿童也是一块。比如说女士和童子、母亲和儿女,抱着小孩,或者被一群小孩簇拥这种的。早期它肯定是作为广告出现,形象代言嘛。后来独立出来了,有纯欣赏性、纯装饰性家居的那种。
  在这种画中,孩子代表生活美好、希望的一面,多用那种比较写实的炭精擦笔画法——用炭精粉先擦出轮廓体积,然后再用水彩罩染、铺色,出来那种柔和、光润的效果,特别适合表现女士和儿童。
  像这一张,是上海那种比较富足家庭的小孩过元宵节,旁边牌楼上写着“幸福之门”。阳光活泼、运动范儿的小男孩,穿西式的摩登童装,也有穿中山装式的、穿海魂衫的,穿小皮鞋,带宠物小狗。这是民国儿童形象的一个完型,就是民国的理想儿童是这样子的。小孩经常是大人愿望的投射。
  记者:这种画风到延安怕不太合适了吧?听说那边因为画材所致,大家都改画木刻了。那些画里的儿童会是什么样?儿童团?王二小?
  王宇清:也有。解放区、根据地那个时期的作品,相关题材有儿童团,还有儿童劳军这种。然后还有娃娃戏——由娃娃来演绎大人政治上这种题材,或者其他一些模拟大人的戏,类似过去京剧里娃娃来演大人那种戏码。
  记者:这个懂,现在春晚不老有吗?一堆小包公什么的。
  王宇清:对,类似这样。还有像娃娃做游戏公审蒋介石、打美帝,用娃娃来演绎这种大人题材。这是从木版画那个系统来的,重大题材,政治性的。
  这种画法到了建国后,就用于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新人,表现的都是生活类的题材,或者说用歌颂新生活的方式来跟新时代结合。
  记者:都是“歌颂系”?
  王宇清:也有些“儿童政治学”,这是我的说法。比如说我有一幅画,一群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小孩在搭积木,搭的是一个大楼,还有小孩推着一个小车要开向大楼,它叫《快乐大家庭》。其实这就是大的一个政治——“民族团结”,用娃娃做游戏的方式来表现大的主题。
  还有一个“儿童经济学”。比如大跃进,儿童画里也有反映。儿童在做游戏,搭的是“跃进门”,搭大烟囱,还有玩具车上搭着一个车那么大的萝卜。这我称之为“儿童经济学”,就是用儿童去对经济上的“成就”进行呼应。
  这都相当有时代性,它是和时代紧密结合的,时间性非常强,和当时政治的动向、主题,经济的动向、主题,包括社会上一些新的发展,都是紧密联系的。
  男孩都拿小飞机,那时飞机代表很现代、很科技
  王宇清:那种纯粹表现儿童生活的也有。像儿童做游戏,捉迷藏、老鹰捉小鸡,那时候的童子戏,都是很好的画,画得很漂亮、祥和、温暖。像
  这幅,儿童在滑滑梯,这木马真是用木头做的,你看那个时候的摩天轮。
  记者:那会儿就有摩天轮?
  王宇清:有啊,这不画就证实了这个事吗?这就会让我们对历史的刻板认识改变。这画的是上海,1953年的版,摩天轮那时候就有了,不过是老摩天轮,人力的。
  记者:有意思。感觉民国那会儿的年画还比较多对城市生活的表现,新中国就越来越多对农村生活的表现。是不是后来的城市生活比较单一?
  王宇清:也有。
  记者:就是工厂什么的吧?
  王宇清:对。不多。对生活本身的描述少了,都是在工作、在建设。看这幅《新中国儿童乐园》,已经是新中国了,可上面的孩子看着还是好“民国”。这就是画家把月份牌的那种画法带到新中国了,正逐渐地被改造。
  时代的演进从很多画的细节里能看出来。比如讲座里我要谈到的——“从孩子围着大人转”到“大人围着孩子转”的时代。你看民国这个,三个孩子围着大人;50年代的,一群孩子围着大人,五个孩子,当时一家五个孩子是标配。
  记者:画里孩子们手里的玩具有意思,男孩都拿小飞机。
  王宇清:那时候飞机代表很现代、很科技。你看这幅,小男孩拿着飞机,小女孩在打玩具电话,背景有鸽子,当时最有名的顺口溜就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人民对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写照。
  这一幅,从题目就直接出来,《和平与幸福》。男孩身上穿着小海魂衫,那时候孩子想当海军,想当解放军,女孩儿呢拿着一个苹果,这是一个平衡。既是画面的平衡,也是意识形态的平衡。苹果是象征和平、平安。
  那些画里其实都挺有看头。
  记者:新年画里很少出现小动物,尤其宠物。
  王宇清:民国时期的经常会有。新中国也有,我收的年画里也有比如玩具啊、小动物啊,但是越往近越没有。
  记者:出现鸽子也是用来寓意和平的,就像小女孩手中的苹果。而不是作为生活内容存在的。
  王宇清:也有。只不过还是那个特点,越往近越没有了。
  50年代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画
  王宇清:1954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建国五周年,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画。
  这幅《谁的成绩好》,你看,有画中画,画得相当讲究。这是蒋兆和画的。蒋兆和民国就很有名了,《流民图》就是他画的,而且他有一个弟子现在很有名,范曾。
  记者:哦,这么大家后来也画这类的画?
  王宇清:也画。当时就没有画别的画的,唯一画的就是年画,大家用各自方式全在画年画,这就是刚才说到的1950年新年画运动。说新年画意义非凡就在于——从1950年到1953年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里,它这个阶段是“官窑”。有专门的出版社,专门做年画出版。它是专门的一块儿,所有的画家都在画这个,集中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的画家,包括李可染、蒋兆和。之后他们才又各归各的行,比如画油画的回去画油画。其中还包括大量民国过来的画家,比如李慕白,这是一个特别有名的月份牌画家,画小孩、女士画得特别棒。这幅《慰问最可爱的人》就是他画的。
  记者:嗯,看这些女孩子的裙子。有人就说现在青春片为什么拍不好看,都穿那种校服能好看才怪。
  王宇清:是。你看这些好像是比较朴素,但是它有变化,通过裙子有变化。
  这个是动物保护题材。《不要捉蝌蚪》,也是1953、1954年的画。那时候孩子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我父辈那一代小时候还有儿童自己管理的水电站,在北海,是儿童自己管理的。他们还做实验,搞野外的生物考察。
  记者:对,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有小孩的。哈尔滨还有个儿童铁路。
  王宇清:对,4公里的,公园绕一圈。
  这是《我也爱劳动》,孩子穿小工装裤,修小板凳。这是那时候的教育方式,身教。现在是大人不干的事儿让小孩儿干,大人本身违反规则,却让小孩儿去遵守。
  这张画是1958年的,孩子的玩具是当年的一些建设模型,轮船、坦克。这也是大人对他们的期许,但孩子也爱玩这游戏。孩子不爱玩你也没法让他接受,他是跟你互动的。小孩特别爱模仿大人,为什么这些能上画?就是他们在模仿大人。这些还都是表现儿童生活的。后来这种就没有了。
  记者:这张开始“打美帝”,一个雪人也要搞成美帝,一群孩子在打这个美帝。
  王宇清:这时候已经是60年代,政治气氛已经比较浓了。雷锋出现了,1963年毛主席给雷锋题词。解放军越来越成为儿童画中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个时候离战争时代还不远,而且周围也是“列强环伺”,跟印度还打过一场战争,所以和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命题。
  这张是70年代的。不是赖宁,这会儿还没有赖宁呢。这讲的是阶级斗争、抓特务。这是《牢记阶级仇,永远干革命》,也是70年代,从这个服装,还有红小兵的臂标可以看出来。红小兵是70年代的。70年代初是戴这个标的。后来这标没有了,就只有红领巾了。
  记者:画面越来越满,里面的孩子看上去越来越丑。
  王宇清:首先这时候的年画,很多已经不再是美术大家来画了,越来越多一般画师的作品。
  另外画面为什么满?早期很多画都有比较写实的场景。到60年代,很多场景就取消了,或者场景更多只是做一个环境;再之后70年代的,就算有场景,也变得更加概念化。比如说一幅画里边,它有很多不同季节的,甚至是不同时空,它给集中在一幅画里。
  写实,是客观的一种呈现,相对来说更尊重现实。而一个更加政治化的东西,与它对应的就是权力在重新安排。为什么50年代写实更多?那个时候还尊重很多客观的、传统的或者说现实的东西,到“文革”的时候这种东西更为意识形态化,意在通过一些观念去组合,进行支配,重新安排。这是不一样的。
  记者:所以,画里面是孩子,但其实真的应该大人们都来看一看。
  王宇清:嗯。这是我提供的一个角度。

已有 0 人对本文发表了看法 本文标签:月份牌广告画研究 王宇清访谈 炭精画 擦笔画 炭画 张贴美术 绘画教程 炭精画官网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您知道中国炭精画吗?中国炭精画,炭精画像新概念!又称“炭精画”“炭画”,以羊毫笔为工具,炭精粉为颜料,揉擦于质地紧密而强韧的绘图纸上,比摄影照片还要栩栩传神,适合绘制人物、花鸟、山水。“炭精画像”发祥于19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细腻自然,奇妙无比!一经装框,永不褪色……作为国粹不言自明!广泛受到各地人民大众的喜爱,令投资者、收藏家热捧。各地新闻媒体称“中国炭精画正走进千家万户”。

 

作品欣赏


  天下炭友是一家!炭精画官方QQ群(群号:330233164)欢迎加入。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各地素描达人、画像从业者、美术收藏家,均在欢迎之列!也欢迎有志者创建炭精画(城市)俱乐部”!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长期选拔分部主任,为主任颁发聘书,开通官方互动窗口,发放工作经费。成绩突出者吸收为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成员。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欢迎您回家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作品欣赏

 

组长:张智华

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

——————

致广大,

微传神!

美人生,

形铸魂!

——————

奇妙的中国炭精画

  享誉全球的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聘请中国教育学会(CSE)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HBDPRI)会员、方圆格练字创始人、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提出者张智华老师出任组长。张智华老师为抢救和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曾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利用课外时间拜访多地画师,还参加了贵州省毕节炭精画像馆杨君明馆长亲授课程。除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之外,张智华老师为父老乡亲绘制炭精画像近万张,提出了炭精画像新概念“中国炭精画”。时人以得到他绘制的炭精画为荣。1996年8月,《奇妙的中国炭精画》印行,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中国炭精画”概括地来说有两点,一是抓住了“中国”(文化),另一个是抓住了“炭精画”,名副其实。2010年4月,炭精画域名(tanjinghua.com)注册成功。2013年7月9日,年逾古稀的“毕节一绝”毕节炭精画创始人杨君明馆长来到宜昌,指导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工作,饱览美丽而神奇的三峡风光;师生真情,把杯畅饮,短短半月,意犹未尽……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给老馆长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