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学友园 - 老爷子画与月皮比较研究
08月04日

老爷子画与月皮比较研究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学友园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创造与制作不同功用的图形,如陶绘、石刻、岩画、地画等。三峡地区考古出土有 7000 年前柳林溪、杨家湾遗址出土的陶绘刻画符号、石刻《祈祷人物坐像》、《秭归太阳人》等 [1] ;河南濮阳西水坡墓地,发现距今 6460 年前用蚌壳摆设左右各一的龙虎两个图形,旨在守护墓主,驱鬼护魂 [2] ;巴东天子岩发现印有400 多个手掌的岩画 [1] 。地画最早的是在秦大地湾,两个人物形态似一种舞蹈动作,反映的是为死者引渡灵魂,是祭祀仪式过程的记录,也具有驱邪、招魂的作用与意义。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图》与《御龙人物图》是最早的以引渡灵魂升天为题的独幅绘画作品。此外,还有长沙马王堆 1、3 号覆盖在内棺上的两幅 T 型帛画与山东金雀山汉代帛画,它们反映的内容同样是祭祀先祖,为死者引渡灵魂、驱邪等。在秭归东门头遗址 D 区还发现宋代我国最长的摆塑龙,它由 150 块卵石组成 10.88 米的图形[3]263 。以上这些图形反映了先民们不同时期的行为意志与精神特征,是人类祭祀活动的遗迹。土家族聚居区受到巴楚文化的影响,“信巫鬼,重淫祠”之风盛行,民间祭祀活动多。祭祀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存。它是土家族民间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巫师、梯玛、土老师、端公等,为人们祈福、辟灾、还愿、招魂时装点祭祀场所的绘画。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如白帝天王神像画、老爷子画、月皮、神账、案子、堂画、功德画、叶皮、土司画、傩画、水陆道场画、神图等。土家族民间祭祀画的描绘对象有山、树、云、水等自然神,土家族祖先神八部大神、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有道教的三清四帝,佛教的佛、观音、菩萨等,还有向王、先祖、梯玛及各类人物、动物等,充分显示了该地区文化复杂性与融合性的特征。它的种类众多,从装裱的形式上分卷轴、横批、长卷、散片等,卷轴画有独幅、三联、五联、七联等。从绘制的内容上分为佛教菩萨画、道教神像画、民间故事画、动物、山水等;按功能分祭祀、装饰、实用、游戏等;按材质分土纸、土布、木板、帛、绢、绸等;按使第19卷 第4期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Vol. 19, No.42017 年 4 月 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Apr. 2017收稿日期:2017-03-09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巴人造型艺术遗产的研究”(2015KF13)。作者简介:陈文武(1963-),男,重庆巴东人,三峡美术研究所所长,三峡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艺术文化,区域美术。陈一山(1992-),男,重庆巴东人,中国科学院建筑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建筑文化。 用的方式有牌位画、吊偈画、傩面具彩绘。其绘制方法大多以墨线勾描为主,再辅以传统绘画的分染、填绘,其构图饱满、色彩浓重、绘制方法多种多样。民间祭祀绘画广泛传播于民间,渗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同时表达了人们面对死亡时的豁达与坦然。下面我们从湖北长阳与湖南龙山两地的祭祀画来研究祭祀图形的一些具体情况。

湖北省鄂西地区的长阳、恩施、宜都等,“楚俗尚鬼、庙宇孔繁” [4]149 ,受巴、楚文化的影响颇深,是重巫崇傩的区域。长阳祭祀画从出土文物考证,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的陶器彩绘,商周的石雕工艺品,巴、楚绘画遗迹。特别是长阳发现的早期巴文化重要遗址——香炉石遗址,出土了陶釜、卜骨等文物。2013 年长阳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成立了调查组,主任张颖辉,成员有戴曾群、刘影、覃庆华、习春年等,历时一个半月,行程 1000多公里,对贺家坪、高家堰、龙舟坪、大堰、榔坪、资丘、都镇湾、磨市等乡镇的民间绘画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登记民间绘画艺人近百名,拍摄视频120G、照片 2000 余张,基本摸清了长阳民间绘画的现状。目前,老爷子画是以卷轴的方式保存和使用,内容大体为神仙、人物、花卉等,也有在绘画中以叙事的方式,表现其祭祀活动的具体场景。这种图形是当地做法事的“土老师”或楚师们绘制的,也称“画儿匠”,且以师徒或父子相继承的形式流传下来。在长阳分布于清江流域两岸,特别是西北角,以榔坪镇为中心,各乡、村都保存有民间祭祀画,也有许多楚师画匠。如大堰乡道士,钟朗轩(1901~1985)善画“菩萨”神像。石岭溪掌坛道士李云池(1903~1989),善画“菩萨”神像。龙潭坪掌坛道士唐寿山(1922~2005),善画“菩萨”神像。璞岭道士张昌福(1949-),都镇湾镇璞岭村村民,麻池掌坛道士,善制作各类“菩萨”神像、剪纸等,题材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吉祥图案和花卉纹饰等。榔坪镇覃培端(1940-),善画“菩萨”神像。此外,龙潭坪村王芳雄(1945-),鸭子口乡余文生(1954-),善画家具、中堂画,也绘其它题材的作品。文革时,神像画被当作“四旧”毁坏很多,也有一些幸免而保留下来。1978 年县博物馆在民间征集到一幅纸质木刻版画,长 78.5 厘米、宽 53.5 厘米。画的主体内容是天柱山地形建筑全图,时代为清代中期。天柱山,道教名山,又称“中武当”,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山上古建筑群宏伟壮观,唐始建道观,清同治年间,大兴土木,仿武当山修有地母宫、三帝宫、灵官殿、玉皇亭、玉虚宫、南岩宫等,并开凿了上山石阶一千余级。长阳老爷子画受道教的影响。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其理论是由先秦时期的道家发展而来,道家的八卦图也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教认为,八卦图神通广大,可以镇慑邪恶,即“八卦之图,百无禁忌”。八卦图还被赋予赐富贵、佑子孙的功能。湖北秭归庙坪、何家坪、卜庄河和宜昌雾渡河 4 处明代墓中,出土有八卦图形的陶砖。在现今湖北长阳的土家族居民中,人死安葬时,风水先生须用罗盘在墓穴中复核方位,用禄米(小米)在墓底画八卦,书“长发其祥”、“百子千孙”等字。西陵峡区出土的八卦砖应与有明代的尊道有关[3]276-278 。这几个墓地的墓主姓氏分别为屈、谭、向等,多为土家族姓氏,不排除死者原本多属土家族。在都镇湾、大堰、资丘、榔坪等乡镇的道士仍保存有一批(柱)老爷子画,特别是榔坪镇道士覃春源至今保存老爷子画 23 幅,其中,挂轴 16 幅,牌位 7 幅。这些画以人物、神仙、菩萨等为主,大多为绘在自制地火纸上的画,规格为 120cm×60cm或 75cm×75cm 不等。道士邓兴义也保留着一套当代人绘制的神像画。现在长阳的“土老师”在进行丧葬活动时,身着的衣帽、手拿的令旗,都写有符咒或绘制有图案,多以龙、虎、吉祥图案或神仙像为主。这些物品和绘制的作品均由楚师自己绘制或印制在织物的表面上,或穿戴,或手持,或悬挂,充分体现了丧葬文化的丰富内容。现在道士使用的大部分作品,是绘在纸上的卷轴画,每轴绘有一位主神和若干小辅神。有的按着传统神像模式,请民间艺人重新手工绘制,也有通过复制旧题材或扫描、喷绘于现代材质之上,主要是耐用,但在题材与制作上均无创造性可言。长阳发现系列楚师画的老爷子画,如《八卦图——吕明纯雷坛》《八卦图——老子出关图》《救苦菩萨》等,特别是榔坪镇覃春源还保存有长度达 6第 4 期 陈文武,陈一山:老爷子画与月皮比较研究 43 米的竖向老爷子画,绘有十四位神仙,乘坐各种神灵的坐具,有车轮、凤凰、虎、蛇等,朝奉三清的情形。《八卦图——吕明纯雷坛》横 80 厘米、纵 162厘米,描绘人物 31 个,上面有 8 位神人,八卦内 5位神人,各神头顶都有光环。下面绘有 18 位神人,左青龙,右白虎。位于下方两侧的文字款:左是“吕明纯雷坛应征十万 同治十一年正月谷旦立” (1873),右是“信士闻治太为母修斋三日敬献 坛面圣像一尊入於”,显得格外珍贵,是断代的依据。该画分三部分:上面天界,描绘的是三位地界的神职向五位天官辞行,带回天界的福音。画面上,旌旗招展,隆重而威严的主天官及文臣武将,恭送神的使者——道士和随从,有的驭马、挑担,有的回头顾盼。天官着宋代传统的官服、官帽,两武将扶剑瞪目护卫,一派欢喜祥和的热闹场面。中间是地界,以圆形八卦为中心,圆内绘有 5 位尊者,头后有光环,中间的主神为文殊菩萨,端坐于莲花座上,雄师为其坐骑,双手持瓶,右脚朝上,头后有葫芦状的光环,且装饰有火焰纹。左右两位应为祭祀的主人,身着华丽的服装,双手拿着如意左驭白象,头戴金簪,右骑雄师,每位后有一侍者双手合一,祈祷祝福。下面为水界,背景是水纹组成,浪花、祥云,主体绘有 18 个人物,中间一秃头的老者,手持佛珠,宽衣、露脐,弯眉俏眼、开口大笑,其它众人身披红色衣袍,有的手持拂尘、如意,有的手持宝瓶、灵丹等,闲雅、愉快,该图是道佛合一的作品,绘制水平也是这几幅中最好的。宜都正国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祭祀画,其中一幅系中堂设坛的画,规格为横 80 厘米、纵 156 厘米。画面上方系太阳衬托灵芝曲抦盖,中间系玉皇大帝手持玉牌,骑座三头龙式椅正中,三面系彩云衬托,从不同角度表现龙云的华丽流动,质朴浑厚,龙椅与龙云活泼清新,锦云密布,云龙难辨,造型生动,构造饱满,浑然一体,反映了云龙腾飞的气势,显示神威吉庆的意韵。下方系两文武大将持奉。下中有一莲花台,并有款:“信士吕守刚喜施,东岳一轴入于潘氏雷坛,应用十方,同治五年七月吉旦”。左右有描绘花瓶的双挂图,瓶中插有莲花、牡丹等。条屏画规格横 7 厘米、纵 160 厘米,左条屏由 23 厘米高的底座托 57 厘米的鼓型花瓶,此瓶上、中、下有三瓣莲花、三只龙头、三只仙鹤、三个寿字组成的鼓式花瓶,瓶中插莲花和菊花,寓意春日贵吉安康,花中与花顶有两只唐代银盒鸟,鸟身羽毛为花草拐子,象征吉祥富贵。顶上由一簇七彩云衬上。右下角有款:“一具修解信士周儒传 喜施花瓶一轴入于潘氏雷坛显应十方”。右条屏由 23 厘米高底座托 57 厘米的鼓型花瓶,此瓶上、中、下有三瓣莲花、三只龙头、三只仙鹤、三个寿字组成的鼓式花瓶,瓶中插牡丹和梅花,寓意夏日吉祥吉福。花中有一黄莺,花顶有一鸳鸯,表示高洁慈祥之意。顶上由一簇八条彩云衬上。右下角有款:“一具休斋李在贵家下喜施花瓶一轴入于潘氏雷坛显应十方”。宜昌半荷堂收藏的《八卦图——老子出关图》横90厘米,纵146 厘米,共三联组成。描绘有人物56 个、动物10 个,三联共同组成一个八卦图,上乾卦、下坤卦,卦内6 人只有老子绘有光环。全幅画制作严谨,是一幅难得的艺术精品。恩施州博物馆也收藏有一幅与祭祀有关的长卷画,这是我们见到有款最早的一幅作品,款字迹模糊不清,“信士田光品、田光奇、田光明等八人施钱两百文”,“唐本龙上陈氏坛”,重要的是有年款“嘉庆十三年八月吉日吉旦”。此幅完全是线描完成的,略施淡彩,发现于宣恩县附近。

湖南省龙山县是土家族的核心地区,也是毕兹卡主要聚居区,保存有毕兹卡梯玛月皮。“毕兹卡”是土家语,意思是自家人、本地人;梯玛是土家人旧时信仰鬼神的人;“月皮”的“月”汉语是神的意思,“皮”是图的意思。毕兹卡梯玛月皮是土家梯玛做法、跳神、求子所用器具之一,神图又叫《还天王愿神像画》,主要在湘西龙山、永顺、来凤、宣恩等土家族地区流行。阮璞在《土家族美术史》中记载:《还天王愿神像画》,又叫“神帐”,湖北来凤、宣恩一带谓之神“案子”。现在一些梯玛使用的神图大都是明清时期绘制的,人物服装大都为明朝的,也有今人复制的。一般梯玛的月皮有许多幅,重要的有四幅,分别是一幅大神图、两幅中神图、一幅长神图,也是流传最广的几幅。龙山大神图,横 1.2 米、纵 2.5 米。系梯玛跳神的主要挂图之一,全幅画共分十二层,绘有人物 13544 铜仁学院学报 2017 年 个,分天上、人间、地狱三大部分。一层:中间有三位神主,即三清:玉清原始天王、上清灵宝天王、太清道德天王,两边各立两位神臣,天公、地母,;左角写“日”,右角写“月”,象征日月之神。还列天神与送子娘娘等。二层:左起天将、雷公、风神、雨师、天将等。中间头戴凤冠的三位梯玛,手持牛角,吹奏、颂唱神歌,中间一位双漆跪下、两手伸开向天王奏禀。三层:左为七个垂绅端笏的老头儿,象征南斗六星,为了与北斗对应,另加南极仙翁,右为七个披云肩,象征北斗七星。四层:右边是驼龙仙娘,左为驼凤公子,中为土老司。下面是天河,土老司手持司刀、八宝铜铃,端坐小船上引渡亡灵到天师堂。五层:为天河,河中有一船,上有天梯可登天。六、七、八层画的是与土家历史有关的十二月堂、晒衣山,麻洋岗、天生桥、“祖先坛”、岩几吊腊山、天亭、天河、白虎山、坡脚土地、黄河总管土地等形象。这一部分年代越早的神像画将它刻画得越详尽,所谓的“十二月堂”就是画成十二座小庙,每一堂中坐着一个土地神。九层:土司神堂,正中是“彭公爵主”,白脸长须。右坐为身穿铠甲的“八部大神”,左为军师向老官人。十层:由此再往下看,十四个奏乐、舞蹈的人物有马上倒立的梯玛,有举旗敲乐开道的先锋。十一层:梯玛作法召唤千军万马与邪神作战。十二层:右边画了“地府”的牢门,门楣之上用青面獠牙的恶兽作装饰,牛头马面把门。有的画“张五郎”衔刀舞剑,举重拉鼎;有的画 “巫彩郎”将“犯人”当作练武竞技的工具,提起一条腿准备抛掷。此图是梯玛堂的主图,是梯玛作法时最为重要的道具。梯玛对神图也非常重视,一般不轻易示人。梯玛跳神时把大门关上,将神图挂在大门内。永顺溪州土家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梯玛神图是中华民国37 年(1948)仿制作品,横 61 厘米、纵 128 厘米,纸本,单线填彩。原图为民国时期“蔡修文画图”,画面单线平涂,主要有天上、人间、地狱三大部分。天上部分上坐三位神主,即三清道人,两边各侍立两位神臣,左角写“日”,右角写“月”,象征日月之神。还列各路神仙、送子娘娘等。三元门下为天河,水波翻卷,土老司手持司刀、八宝铜铃,端坐小船上。人间部分正中端坐着“彭公爵主”,白脸长须。右坐为身穿铠甲的“八部大神”,左边依次端坐“本官”和“新官”。地狱部分中有牛头马面、妖魔鬼怪、师坛五猖兵马和地狱等内容。湘西自治州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大神图,横 54 厘米、纵 120 厘米。内容与上图基本一致 [5] 。中神图之一是八部大神神像。八部大神居中,两边各有卫士一人,一人手持铜锤,一人手持长矛,八部大神容面严肃,凶神恶煞。在作法时,梯玛将此图挂于神龛左边。中神图之二叫正神图。此神图横 90 厘米、纵 120 厘米。中间为彭公爵主,两边分别是田好汉和向老官人。据说向老官人是彭公爵主的军师,所以他手持军印;田好汉是彭公爵主的战将,所以他手持大刀。在作法时,梯玛将此图挂于神龛右边。两幅神图是梯玛法事的重要法器,因此受到特别重视。长神图。横 33 厘米、纵 300 厘米,图上绘有三仕女、龙、蛇、凤、虎、鸭、鸡、猪、塔、打花兵、星伞兵、汉人抬轿、推车、四汉人打旗等。此图挂于《上天河》时,用长凳搭成的天桥上。在梯玛渡职时,此神图为必备之物,这是因为它载着被渡职的梯玛到天神那里报到。以上几幅图,目前只有少数梯玛才有,如拉西峒的尚天顺梯玛,内溪棚的彭武庚、彭继龙梯玛都有保存,其他一些梯玛有的就向有此神图的梯玛借用,或者临时比照在纸上图绘 [6] 。

结语

道为万法祖,佛乃百王师,天神与地齐,含当恭敬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阳道教流行多于佛教,龙山佛、道两者皆有,两地佛道互融成为共同特征,只是程度不一。楚师老爷子画受道教影响较深的,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其形式的背后是祭祀文化在美术上的集中体现,“道士”和土老师,在丧葬中用的祭祀画,充分体现了祭祀图形在丧葬文化活动中的崇高地位。再看土家区域梯玛大神图的构思,是按天界、人界、地界来展开的,最上层(1~5)皆为梯玛必请的护法神,是佛、道的天神居所,也是人们死后灵魂理想的栖息之地。中层(6~10)为人间诸神,有三元神、土地神、十二月神等土家天王。下层(11~12)为地界牛头马面、第 4 期 陈文武,陈一山:老爷子画与月皮比较研究 45 妖魔鬼怪、五猖等组成,是最典型的土家信仰之物,它的形成与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7] 。长阳楚师的系列老爷子画与龙山梯玛月皮大神图揭示了大到国家意识、仪礼等,小到百姓的喜怒哀乐、民风民俗等,是人们的意志、精神的产物,也反映出这一地域的多元融合。“佛变道哈哈笑,道变佛变的哭”这句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也说明佛道融合的基本状态。以上几幅图反映了汉文化、土家文化、道家、佛教等相生相融的文化特征。第一,长阳楚师老爷子画《八卦图——吕明纯雷坛》画面的天官服饰的描绘是典型的汉服,八卦圈内两边女主人是贵夫人的服装,持如意,背景屏风的装饰图案也是汉民族的家具装饰。整体风格受汉文化、道教文化影响较深。八卦图在民间祭祀画中广泛运用,与道教传播区及途径有关,故本地区有老子骑牛、出函谷关、李耳授经等图。同时,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如菩萨的装饰莲花座、火焰纹、狮子、大象等图案的出现。第二,老爷子画在绘制手段上,运用传统中国画的铁线描,整幅画以线为主,表现人物、动物等,并施以重彩、晕染,下款为标准楷书,工整严谨,用笔精到细致,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至。第三,老爷子画的构图采用纵向三段式,天上、人间、水府,能从长沙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画里找到源头。第四,龙山的梯玛月皮在构图上同样采用纵向多段式描绘,分天上、人间、地狱,只是人物更多,上有三清、天公、地母等,中间梯玛向天王奏禀,下面是天河、地府。在描绘技法上,同样以线为主,技巧略差一些,画面色彩较之长阳的老爷子画更为丰富多彩。第五,在具体使用方法上,龙山的梯玛月皮是主坛图,梯玛可以根据图示做法,可用于隆重的大型活动的装饰。长阳的老爷子画,只用于家庭祭祀,且是小型的三日修斋。第六,在规格上,龙山月皮大神图一般在 1.2 米×2.5 米,均大于长阳老爷子画的 0.8 米×1.6 米。

参考文献:

[1] 陈文武.三峡美术概观[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 孙德宜.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3).

[3]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著.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明)朱宠淮.荆州府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5] 周明阜,等,编著.凝固的文明[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张伟权.土家族梯玛探幽[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7] 向煦之.土家地区《还天王愿神象画》结构及功能试析——兼谈土家族傩坛祭祀的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1991,(4) .

(来源:中国炭精画研究总课题组/作者:陈文武,陈一山)

责任编辑:文禾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炭致广大,精微传神,画美人生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