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手机阅读 | 申请会员 | 培训教材 炭精画官方-中国炭精画总课题组(www.tanjinghua.com)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画原点 - 资讯台 - 照片整修师的绝活儿
06月14日

照片整修师的绝活儿

发布者 : admin | 分类 :资讯台 | 超过 人围观 | 已有 0 人留下了看法

一张斑驳、发黄的旧底片,在一支铅笔和一把普通小刀下,就能让发黄而又残缺的岁月鲜活起来。他,曾经整修过毛泽东的照片;他,让失去爱女的母亲与亡女再拍一张“合影”。他就是湖北省大名鼎鼎的照片整修师朱幼生。

安徽小伙了心愿 终于有了母亲遗像

12月10日,汉口启新照相馆的一间工作室里,63岁的老师傅朱幼生花费了近两周时间,终于将一幅16寸大的中年女子黑白照片绘修完毕。端详片刻后,朱幼生摘下老花眼镜,给在汉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王辉(化名)打电话,让他抽空来取母亲的照片。

王辉在汉口一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多年前去世。“走”的时候连一张遗像都没有拍,而母亲留下的仅有一张发黄的2寸全家福黑白底片。他找过很多照相馆,希望能将这张四人合照全家福中母亲的影像单独放大成16寸,留作遗像。可遗憾的是,所到照相馆在看过已被严重污损的底片后,均表示无能为力。

20多天前,他听工地边的一位老人说,可去找武汉知名的照片整修师朱幼生试试看。颇费一番周折,终于在江汉路上的老字号启新照相馆,找到了退休后返聘的朱幼生。

面对王辉迫切的目光,朱幼生收下了几乎分不清合照上四个人头像的底片,答应试试看。此后的几天里,朱幼生用几支削着长长笔芯的普通铅笔和一把普通的小刀,在合照上一会儿画,一会儿刮,修整着陈旧的底片……王辉母亲的照片终于被单独放大,乌黑的短发、微笑的神态跃然纸上。朱幼生的这手绝活,照相专业里叫照片整修。

放下原本挽起的衣袖 “移花接木”一鸣惊人

据省人像摄影协会负责人介绍,照片整修是照相专业里的一项传统技艺,与摄影、暗室和着色一道,被称为传统照相的四大工种。

由于拍摄、冲洗制作和感光材料等原因,造成了影像不良等情况,如照片人物面部粗糙、干枯,缺少光泽、细腻的感觉时,就需要整修技术来弥补。

具体来说,照片整修是对人像摄影的工艺加工,即通过对人像摄影的底片、照片的修饰和美化,达到弥补缺陷、美化形象的目的,也就是照片“美容师”。50年前,朱幼生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

1941年,祖籍浙江余姚的朱幼生出生在汉口花楼街。1955年,不满14岁的朱幼生便到汉口时记照相馆当学徒。他先拜师武汉名师赵立平,从整修底片、照片的基本功开始,练习坐工、手工和眼力。几个春秋下来,修、涂、刮、点,整修的一招一式初具功底。

此后,朱幼生主动向武汉市特级技师朱传昌和摄影名家俞文钦学习摄影和暗室知识。1959年起,他开始在启新、铁鸟、真光、品芳照相馆,担任各类底片和放大照片的后期制作工作,同时做一些室内人像摄影和户外大型团体拍照。

而朱幼生的一鸣惊人,还是靠他“移花接木”的照片绘修技术。

1964年,24岁的朱幼生第一次接到一项重大的任务——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省委书记王任重到山区考察,并接见了当地劳模。有关部门准备出一期画册,将一张内容为“王任重与山区劳模在一起”的照片收录。

选用照片前,朱幼生大胆地采用了移花接木的绘画与整修手法,将照片上王任重书记挽起的左手衣袖,“硬是”给放了下来,做成了天衣无缝的效果。该照片被《湖北画册》收录。朱幼生因此一举让同行刮目相看。

整修照片技艺一流 展示毛主席的风采

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朱幼生爱上了书画艺术,与国画家程生达和书法家周承基结成莫逆之交。在他们的,陶之下,朱幼生写就一手好字,学会了素描和绘画的一般技巧,为照片整修技艺的提高垫下了扎实的基础。

给毛主席整修照片,更是让朱幼生名声大噪。1968年,武昌造船厂为纪念毛泽东来厂视察10周年,武船纪念馆开馆。厂里设想将一张毛泽东主席在船舷上向工人挥手的大照片,悬挂在纪念馆的醒目位置。然而,厂里却只有一张毛泽东朝工人挥手,和一张工人在码头上欢呼的照片。这就需要将两张照片的图像“合”在一张照片上。自然,工厂找到了名师荟萃的汉口品芳照相馆。

一说到整修照片,在品芳工作的朱幼生成了不二人选。不过,武船的负责人又有个请求:拍摄照片时,由于拍摄角度的原因,船舷上的一根栏杆挡住了毛主席的左手和右臂,他们希望把栏杆去掉,以展示主席的完整形象。

这在当年算得上是一项政治任务,朱幼生欣然接受。他先用刀片将毛主席照片上的栏杆刮掉,再用铅笔画上主席的左手和右臂,最后与工人在码头欢呼的照片拼放在一起进行翻拍。就这样,毛泽东视察武船的时刻,便凝固在了人们的心目中。

后来,武船的负责同志还专程送了一张纪念卡给朱幼生。至今,这幅照片还珍藏在武船纪念馆。

独创绘修技术 将姑娘脸儿扭过去

聪明、勤奋而好学的朱幼生,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有些时候难免流露出骄傲的情绪。1977年的一天,照相馆的一领导拿出一张照片“刁难”他:这是一张先进标兵的照片,拍摄的是旅社的服务柜台前,两个顾客准备住店,两名营业员在热情地接待。可“不幸”的是,在按下快门的一刹那,这名标兵没有将笑脸朝向顾客,而是对准了镜头。主管领导笑称,只要朱幼生能把姑娘的脸“扭”过去,对着顾客微笑,就给他加一级工资。

接受任务后,朱幼生找到照片上的那名女服务员,要了一张她的侧面头像,然后对原照片上的人物五官绘修。两个晚上不到,照片上的“标兵”栩栩如生,对着旅客微笑起来。连旅社的那名女服务员也连连惊叹。领导自然没有食言,朱幼生升了一级工资。

给原本单纯的照片“美容”,同时增加一些绘画技巧,这就是朱幼生独创的照片绘修技术。“照片整修达到的效果是弥补缺陷、美化形象,也就是给照片‘美容’。而结合美术绘画的绘修,则是在忠于人像的基础上,弥补遗憾。”朱幼生介绍说。

最让朱幼生感动的,是他绘修的一幅母亲与亡女的“合影”。1996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硚口区某幼儿园的李老师与爱女阴阳相隔。几个月以来,李老师一直沉浸在失去爱女的悲痛之中,而更让她深感遗憾的是,自己竟然没有一张与女儿的合影。能拥有一张亲密母女的合影照,成了李老师最大的心愿。

后来,经熟人介绍,李老师来到品芳照相馆找到了朱幼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而李老师手中,只有自己和女儿的两张半身黑白照片。看着悲伤的母亲,朱幼生连夜忙起来。先将母女俩的照片剪切,“亲密地”拼贴在一张相纸上,还把女儿背后的长辫子“拉出来”——画在胸前。最后,通过翻拍技术,使母女俩的亲密“合影”出现了。

朱幼生清晰地记得那感人的一幕:1997年4月的一天,拿着自己与爱女的亲密“合影”,李老师激动得泪流满面。

由于业务能力突出,1989年,朱幼生被武汉市商委授予“一级整修师”,1997年,先后被武汉市、湖北省授予“人像摄影高级整修技师”称号。

收下“关门弟子” 发扬光大传统手艺

眼下的朱幼生早该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但老朱放不下几乎从事了一生的事业。更让他不能释怀的是,他眼看着这门穷其一生精力的绝技几乎失传。

“现在高档影楼越来越多,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似乎运用数码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照片整修难题。这绝对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偏见!传统照片整修不能失传啊!”朱幼生痛心地说。

“为什么这么多高档的影楼,就没有一家可以给王辉的母亲做出遗像?数码技术确实可以高效率地处理照片。但是数码也不是万能的。”老朱有些激动。

目前,朱幼生还担任着湖北省、武汉市人像摄影学会副秘书长职务。他介绍说,随着数码照相的运用,最近两三年,武汉影楼的发展速度惊人,足有三四千家之多。且无一例外地以婚纱摄影、儿童摄影和写真为主。与此同时,传统的国营老照相馆却江河日下。更令人心痛的是,除了摄影和暗室,整修和着色两大照相技艺几乎消失了。

“你看满大街都是影楼,有几家能将看似简单的大头登记照拍得出色的?”朱幼生说,由于在人像摄影中,掌握不好对光和影的运用,加上缺乏对底片和照片进行整修的技术,“大灯一开,大头登记照拍得像犯人”。

对于眼下流行的数码照相技术,朱幼生也没有完全排斥。对一些人像的背景处理,他也采用数码技术,“这样可以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但影楼不该完全依赖数码技术,而抛弃传统照相的技艺”。

正是看中了朱幼生的一手整修绝技,启新照相馆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经营下来的老照相馆,在朱幼生退休后将其返聘。朱幼生充分发挥自己绘修的特长,集绘画与整修于一体,并独创毛笔与铅笔混合整修法,提高了工艺操作速度,在传统的底片翻版放大过程中,运用得炉火纯青。经他整修的老照片,人物面部表情真实自然、贴近原貌。照片整修、登记照拍摄、大型户外集体摄影,成了启新照相馆立足市场的“秘密武器”。

让朱幼生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启新照相馆收了一名“关门弟子”,他希望弟子能将自己的照片整修绝技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炭精画世界/作者:吴敏)

责任编辑:文禾

承接中国炭精画作品制作 >>请加QQ:791541679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炭致广大,精微传神,画美人生
美好今日

快速查询
您可知道
抒写心声
会长风采
友情链接

 

申请入会